【#人物專訪 12】陳怡帆|Tribake 樂芽 創辦人與執行長

社會企業

#前言

沿著六張犁與麟光站之間的一個公園走著,撲鼻而來的糕點香味迎著我們。乍看之下,還以為右手邊掛著「清新樂芽」招牌的是家糕餅店。其實,這間白綠配色的房屋是「TriBake 樂芽」的萌芽基地,是由工管系畢業的陳怡帆學姊所打造。作為一家製作客製化禮盒和餐盒的社會企業,學姊期望能藉由樂芽,讓顧客吃到好吃的東西、讓身心障礙朋友有穩定的工作機會,也使用來自優質小農的原料,讓好產品被看見。這種創造多贏的模式,始於她在工管系課堂內的學習,還有一段實習經歷。

#工管系的學習

指考放榜後,原先就想往商管領域發展的學姊,因為達到錄取分數而選擇工管系就讀。在所有系上課程中,郭瑞祥老師的統計課帶給學姊非常大的影響。就課程本身而論,統計學能透過數據得出確實的結論,相對其他較為理論的課程實用性更高;此外,郭教授也有豐富的經驗,除了能將艱澀的理論化繁為簡,也會不時分享人生故事與道理。在大學時期,儘管工管系的學習使學姊對所有領域有初步的認識,但談到未來志向時,學姊還是有些模糊,因此希望藉由讀研究所加強自己的專業。最後喜歡透過數字推論的學姊,選擇營運模組作為研究所的前置準備,並且順利申請上臺大工業工程學研究所。

#初探社會企業

與此同時在課業之餘,學姊也曾到社會企業「三三吾鄉」實習。經過這次的實習經驗,學姊發現自己其實喜歡社會企業的氛圍,並認為這是個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的環境:工作時能感到滿意,且能得到比較好的成果。然而,學姊也發現社福機構的主要營收源自於以「愛心為主,產品為輔」的捐款,而她卻認為捐款並非永續之計。憑著想解決問題的動力,大四時學姊與同學組成團隊參加商業競賽,通過教育部 U-Start 創新創業計畫的甄選,走上創立社會企業的道路。

2017 年 9 月,樂芽正式成立。

樂芽以「讓身心障礙朋友做出好吃、會讓人想回購的點心」為宗旨。有別於資源有限、無法投注太多資金於產品研發上的社福機構,學姊認為樂芽採取以「產品為主,愛心為輔」的生產模式,便可以自給自足,也就能更永續的經營、有更高的附加價值。另外,有些社福機構雖然有美味的商品,但不曉得如何把這些有意義的商品理念傳遞給消費者。因此,學姊認為樂芽不能忽視商品包裝及行銷的重要性。

#創業初期的軸轉

創業初期,因為沒有合適場地的緣故,學姊原先的發想是與社福團體合作,由社福團體負責生產端與包裝,樂芽負責通路端的行銷。然而團隊發現,如果沒有自己建立的品牌,消費者便不會認識你是誰,也不會了解創業的意義,更減少了合作的機會。此外團隊也面臨另一項挑戰:團隊成員都沒有烘焙相關經驗。一開始學姊試圖利用宿舍的空間作業,但是成品品質不穩定,因此這一做法並非長遠之計。幸運的是,團隊在初期幸運遇見一位貴人 — 一位很厲害的烘焙師傅,他無私地分享自己的烘焙食譜給團隊,並帶領沒有經驗的學徒們從頭學起。此外面對創業初期的資金問題,由於樂芽是創業競賽出身,也曾獲選過許多企業加速器,因此有許多業師人脈資源可以運用,而得以在資金方面獲得資源與幫助。學姊認為透過與業界前輩分享創業所遇到的瓶頸與迷惘,並且透過創投、募資等方式進行資金的籌措,能省下許多摸索的時間,也能把握這些人脈,畢竟每個人都可能是未來的合作對象。

#精神康復者的去污名化

樂芽之所以選擇雇用精神康復者作為員工,除了參照許多庇護工場、社福機構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幫助他們成為可以獨當一面且有穩定工作的人。學姊提到,精神康復者並不是沒有工作能力,而是能力被大眾低估或忽視。因此,如果能透過庇護工場提供的培養使其能力達到市場中企業端的要求,他們必能成為有產能且主動的就業者,更能降低政府補助、社會保險等成本,而這也才有空間讓新的需求者進入庇護工場,形成良性循環。然而令人難過的是,目前許多工廠其實沒有意願聘用庇護工場出來的員工。雖然法律有規定企業必須要聘用一定比例的身心障礙人士,但許多工廠因不想負責照顧這類員工而寧願被開罰,也不願讓精神康復者有工作的機會。因此,樂芽正與許多企業合作,針對小朋友與家長舉辦一日體驗烘焙課程,由庇護工場中的夥伴帶領,希望能讓大家撕掉對精神康復者的污名化標籤。

#現階段的主要客群

目前樂芽的客戶有七成來自企業客群。學姊提及,相較於通常於特定節日消費的一般消費者,賣給大企業的好處一來是訂單量較大,二來比較不需討價還價,販售價格較為合理,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從中產生對品牌的認同感。學姊提到企業買的不只是產品,而是產品背後的故事;產品口味固然重要,但如果能讓故事與產品相輔相成,就能產生更高的附加價值。另外,對於企業主而言,購買樂芽的產品其實有誘因存在。每一年,政府都會選擇 15 間社會企業刊登在一本手冊上,並發放給各大企業,企業能從手冊得知商家資訊,並購買其產品,作為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實踐。此外,企業必須於財報展示公益項目,在手冊中還有一個「排行榜」的機制,排序出社會企業商品消費總額最大的幾家企業。因此,購買公益產品對企業來說是有績效的。

#學生創業家的心法

聽著學姊娓娓道著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我們不禁想問:難道家人都不會擔心嘛?學姊說,其實決定攻讀碩士也算是與家人達成的承諾。丟出工工所申請書的那一刻,其實她對自己的未來還是一片茫然,也不曉得同時並進的創業能不能成功。因此,為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以及更多的專業能力,學姊決定同時攻讀碩士與進行創業。

同時身為一個學生與創業家,學姊說:「釐清自己的初衷非常重要。」到底是為了創業而創業?是為了刷履歷而創業?還是有一個問題想解決?抑或是藉由創業過程中的探索,找到未來的使命?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目標與願景,因而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而學姊 2021 年從工工所畢業、脫離學生的身份後,也發現公司的營運狀況變得更好。學姊歸納,或許是因為每天都跟一群人為一個共同目標努力,團隊士氣自然而然跟著提高。為了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進入「心流」狀態,學姊主動創造能夠投入的環境,意即先設立一個有挑戰性卻可達成的團隊目標。在達成目標、實踐理想的過程中,就能動力滿滿,充實地過每一天。

學姊認為,創業的過程像是一場馬拉松,絕對不是短時間內的衝刺就可以完成夢想。參加各種比賽與加速器的過程,往往看到前進速度不同,或處於不同階段的團隊。學姊傾向以穩定的配速前進,因為衝得快並不代表有效率或有穩定的產出。只要釐清流程的細節,反而不用花費那麼多心力就可以完成目標。而每個流程的小目標通常無法直接連到最終目標,通常會需要轉好幾個彎,甚至往回跑、經過其他許多較遠的點才會達標。對於創業而言,一直繞路、軸轉是必然的,然而在這一條路上,對於社會議題的關心程度絕對不會有所減少。

#未來使命

對於學姊與樂芽而言,希望能持續讓大家認同以公益為名義的社會企業不僅是做愛心而已,還能為大家及企業所關心的族群帶來更大的價值。畢竟社會企業存在的使命並不是大富大貴發大財,而是讓社會議題不再成為社會的負擔,進而讓自己慢慢淡出解決社會問題的舞台。

#後記

樂芽左右兩家店面都是庇護工場,其中一個還在整修中的店面是屬於樂芽的,訪談當時正在招募新的精神康復者。在訪談的過程中,一位夥伴熱情地走進門口與所有人打招呼,也特地從廚房端來飲品給大家飲用,還跟我們閒聊了一會兒。學姊說,當天剛好比較少夥伴在現場,否則其實可以發現他們非常有效率,並不會與一般人有所差別。到了訪談的尾聲,學姊還拿出樂芽手工餅乾,並以聖誕節提袋包裝贈送給四位前往拜訪的學術部夥伴。這麼有意義的餅乾,哪捨得吃掉呢!經過一天理性與感性兼具的訪談,學弟妹們都有充實的收穫,更加了解樂芽的品牌故事與學姊的學習歷程,對於學姊的創業故事給予滿滿的敬佩之意。再次感謝怡帆學姊和樂芽的熱情款待!

筆者:范以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