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14】金正庭| Agoda市場經理

資訊服務業

壹、學長簡介

金正庭學長畢業於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企業管理組,在大學求學階段,學長曾廣泛地探索各個領域,從娛樂產業到金融業都有所涉獵。畢業後輾轉進入過Nielsen,目前則任職於Agoda,負責與民宿、飯店業者接洽合作,並優化網站內容以提升轉換率。

貳、求學階段

學長在考大學前,其實並不知道工管系的存在,在入學前僅對這個科系有模糊的認知,知道工管系有別於一般企管系,更注重數理在商業上的應用。由於工管系自由開放的課程規劃,大學四年間,無論是課內或課外活動,學長都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多方探索,以修課為例,大三大四時學長修了不少經濟系的課,這些課程或許無法帶給自己立即可見的收穫回饋,然而學長認為,當時所訓練的邏輯思考反而是往後進入職場時,最能派上用場的能力。

在社團部分,學長自陳是個熱愛運動的人,大一大二時在撞球社與系棒投入了非常多心力,大二時更接任撞球社社長,不僅參加、舉辦了許多比賽,也在這些經歷中受益良多。舉例而言,為了舉辦撞球比賽,學長必須接洽校隊、與撞球場談合作場地事宜,在來往過程中,學長得以跳脫校園的舒適圈,提早適應社會上的溝通方式,不僅在撞球場上認識各種多元背景的人,也同時學習以不同於校園內之方式與他們打交道。

在實習方面,基於對於音樂的熱愛,學長曾經到音樂公司去做數位行銷,跟隨老闆一同去談業務開發、合作,把公司的音樂著作權販售給影音串流平台,也支援演唱會、簽唱會等實體活動。此外,學長也曾在同學的邀請下,從事台股的投資分析。

這些社團與實習的經歷看似並無太多關聯,學長卻強調,隨著年歲增長,時間成本只會越來越高,而在大學的時間是最自由的,應該放膽去嘗試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去了解每個產業實際在做甚麼,才不會留下遺憾。

學長也認為:在工管系自由開放的課程設計架構中,眾多必修課都可以應用在未來發展上,例如供應鏈分析可以培養邏輯思考;個案教學很貼近於職場上資訊雜亂且每個人都有個人主觀意見的狀態,而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收束意見、決定分工,則能夠訓練我們的溝通能力。

參、職涯發展

Nielsen

在經歷畢業後的摸索期,學長前往Nielsen從事數據分析,初期的工作內容包含零售數據追蹤,擔任通路商與品牌商的溝通橋樑,從通路商獲取資料,並將處理後得到的insight銷售給品牌商(例如價格銷售的競爭分析:商品應該折扣多少、可以帶動多少營業額、本季銷售狀況如何),以利評估接下來的商業策略;隨著資歷加深,學長的工作也從分析工作跨足到客戶管理,必須訓練其他數據分析師與客戶接洽;而在離職前,學長主要負責的業務為產品區隔、業務開發與專案管理,並對外提供給通路商一些品類管理的課程。

學長認為這個職位最大的挑戰在於溝通。在企業內部,由於Nielsen各部門的做事方法、目標都不盡相同,如何撮合收斂大家的想法便成為一門藝術;對外與客戶溝通時,由於立場不同,分析師根據數字給出的建議或許是理論上的最佳解,卻不是綜合客戶其他非量化的顧慮點所得出的結論。故而在給予客戶建議時,究竟應該根據數據說話、還是針對客戶現況進行資訊調整?學長認為其實是有權衡的辦法。在Nielsen的企業文化中,溝通的順序通常先講「數字」、再講「理」、最後講「情」。數據分析的大忌是捏造、扭曲數據,但有鑑於數據呈現的資訊本身彈性較低,分析師可以在真實數據的基礎上,選擇不同的解讀方法。倘若客戶認為分析師的說法不符合現況,這時候必須深入瞭解客戶的想法,因為客戶對該案子可能有企業端的優先考量,或者在實際商務操作上,有其他分析師尚未考慮之處,分析師不必強硬地捍衛數字上的最佳解,而是將客戶想執行的各種路徑都一一分析結果,最後再交由客戶決定。畢竟分析師的工作目標是要加強客戶內部溝通,並且提出可行範圍的最佳解,再由客戶端依自己的立場或考量進行抉擇。

第三方數據公司

當談及如Nielsen等第三方數據公司存在的價值,學長認為主要有兩個層面:首要價值在於公正第三方的角色,倘若供應商直接將自己處理好的資料呈現給品牌商,並進行溝通談判,其實會存在「球員兼裁判」的疑慮,所以才會衍生出第三方數據公司的存在,經由一致的數據處理流程,提供具公信力的結果。

再者是資源問題,傳統供應商的本業是銷售各式商品,這些公司較少分派大量資源去建立公司內部的分析部門,因此會選擇尋求數據公司的服務,只要做好基本的資料處理,就可以從Nielsen交換到其他提供相同服務公司的數據,達成資源上的槓桿操作,這是單純在公司內部做資料分析不可能獲得的成果

學長也提到,現今各大公司逐漸意識到手頭上數據的價值,因此紛紛成立自己的數據部門,處理好資料後直接銷售給品牌商,不再尋求外包,這是第三方數據公司必須面對的威脅。

Agoda

在轉職後,學長現職於Agoda,日常業務主要在與總部各部門合作帶領執行專案,協助公司優化平台支付相關體驗以達到更好的轉換率,同時統整目前平台上的銷售情形與問題,讓在國外的總公司了解台灣產業狀況。

有別於Nielsen「數字、理、情」的溝通順序,學長在Agoda的溝通重點更偏重於「情」的層面。這是因為當溝通對象從公司轉為旅宿業者,業者營運民宿的初衷未必全然以營利作為唯一目標,因此在談論合作時,資料分析也轉而成為輔助的工具,能否與業者談成合作,往往看重溝通時雙方的契合度。經常在洽談合作時,民宿老闆會對學長說:「我很喜歡你這個人,但很抱歉,我不會用你家的產品。」這段話讓學長逐漸體悟到,無論身處在哪種產業,每一份連結都是由人組成的,數字永遠都只是輔助的工具,「以人為本,客戶導向」瞭解客戶的核心需求才是成功關鍵。

肆、給學弟妹的建議

如何入門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日益受到矚目,但因為涉及繁多的技能與知識,往往令初學者不知從何切入,對此學長認為要先建立「以終為始」的心態,先確定想從事哪種類型的工作,再擬定學習計畫。具體而言,當前走資料分析的路線可以分為兩條,一種是完全偏向資料技術層面,另一種則是將資料分析當作輔助工具的業務等各式部門。

前者的硬實力要求較高,需要具備統計、程式撰寫技術與資料視覺化能力,而在職場上對應的職缺會偏向資料科學家、資料分析師等;後者則是將數據做為輔助工具的各式部門,也正是學長發展的方向,在這種職位上只需要基礎分析能力就好,搭配上產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去作出業務或行銷上的最佳決策。

學者也提醒到,技術面的職缺往往被認為是走資料分析的對應工作,然而這類職缺並不會太多,企業並不需要太多技術幕僚專門從事資料分析,再加上當前AI的迅速發展,此領域的衝擊將會相當巨大;反而是同時要求基本分析能力與產業知識的業務、行銷,需要更多具備資料分析的人才。

無須後悔現在的選擇

學長鼓勵工管系的學弟妹,要有目的性、聰明地玩耍,為甚麼是玩耍而非讀書實習呢?因為當離開學校、步入下一個人生階段之後,才會發現、後悔當初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往課外的部分去充實自我,沒有去鑽研課外領域。

當然,大學的選擇太多,交換、實習、社團,永遠都會有沒去做、後悔的事情,所以不要怕去嘗試,只要對某項事務有興趣,學長建議我們直接投入時間去做,因為工管系所教的知識,終究需要從實踐中才能體會,即使這項事業不會是未來真正投入的產業,但這段經歷也會以某種形式,存在在未來的人生裡。

伍、結語

在訪談當中,學長自謙道:觀看名人畢典致詞更能為我們提供意見。然而學長亦誠心建議我們:從剛進大學時迷茫地「尋找正確的答案」,到聽聞太多成功的故事,開始「追求眾人認同的答案」,進而逐漸理解自己心之所嚮後,期許大家能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真正的答案」。

筆者:彭靖淵

--

--